2011年1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公布了银屑病关节炎药物治疗的最新推荐。共有3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对有关银屑病关节炎药物治疗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讨论,最终总结出5条总原则和10条治疗推荐,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等级给出了相应推荐的等级。(编译:王敏骏)
参考文献:《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12;71:4-12
    
    
        
            
                |   | 
                
                 总原则 
                 | 
                
                 一致等级 
                (平均数±标准差) 
                 | 
            
            
                | 
                 A 
                 | 
                
                 银屑病关节炎可能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严重病变,需要多学科治疗。 
                 | 
                
                 9.8±0.5 
                 | 
            
            
                | 
                 B 
                 |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治疗目标应该是最好的,必须由患者和风湿病医生共同决定治疗策略。 
                 | 
                
                 9.8±0.8 
                 | 
            
            
                | 
                 C 
                 | 
                
                 风湿病医生主要负责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肌肉骨骼表现,如果存在明显的皮肤损害,则应该由风湿病医生和皮肤科医生合作进行诊断和治疗管理。 
                 | 
                
                 9.6±0.8 
                 | 
            
            
                | 
                 D 
                 | 
                
                 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控制症状,防止结构破坏,使功能和社会参与度的正常化,使长期的健康生活质量最大化;而废止炎症,靶向缓解是达到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 
                
                 9.7±0.6 
                 | 
            
            
                | 
                 E 
                 | 
                
                 患者应该定期监测,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 
                
                 9.7±0.7 
                 | 
            
        
    
    
 
    
    
        
            
                | 
                 推荐 
                 | 
                
                 证据等级 
                 | 
                
                 推荐等级 
                 | 
                
                 一致等级 
                 | 
            
        
        
            
                | 
                 对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减轻肌肉骨骼症状和体征 
                 | 
                
                 1b 
                 | 
                
                 A 
                 | 
                
                 9.4±0.9 
                 | 
            
            
                | 
                 对于活动性病变患者(特别是合并很多肿胀关节、炎症性关节破坏、高ESR/CRP和/或临床相关性关节外表现),应该早期应用病程改善药,例如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来氟米特 
                 | 
                
                 *1b,†4 
                 | 
                
                 B 
                 | 
                
                 9.4±0.7 
                 | 
            
            
                | 
                 对于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和临床具有银屑病表现的患者,应当首选可以改善银屑病的病程改善药,例如:甲氨喋呤 
                 | 
                
                 1b 
                 | 
                
                 A 
                 | 
                
                 9.1±1.0 
                 | 
            
            
                | 
                 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应当作为银屑病关节炎的辅助治疗;应小心应用最低有效剂量的全身性激素 
                 | 
                
                 3b,§4 
                 | 
                
                 C 
                 | 
                
                 8.9±1.2 
                 | 
            
            
                | 
                 对于合并活动性关节炎且对至少一个合成类病程改善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例如甲氨喋呤,应当开始应用一个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 
                
                 1b 
                 | 
                
                 B 
                 | 
                
                 8.9±1.5 
                 | 
            
            
                | 
                 对于合并活动性肌腱炎和/或指炎且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局部激素注射疗效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 
                
                 1b 
                 | 
                
                 B 
                 | 
                
                 8.9±1.5 
                 | 
            
            
                | 
                 对于主要合并活动性中轴病变且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当考虑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 
                
                 2b 
                 | 
                
                 C 
                 | 
                
                 9.3±0.9 
                 | 
            
            
                |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以特别应用于具有很强活动性但从未应用过病程改善药的患者(主要是合并很多肿胀关节、炎症性关节破坏和/或临床相关性关节外表现,尤其是广泛的皮肤受累) 
                 | 
                
                 4 
                 | 
                
                 D 
                 | 
                
                 8.6±1.7 
                 | 
            
            
                | 
                 对于一个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当转换另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 
                
                 2b 
                 | 
                
                 B 
                 | 
                
                 8.9±1.8 
                 | 
            
            
                | 
                 当调整治疗时,除疾病活动度以外,应当重视其他因素,例如:合并症和安全性 
                 | 
                
                 4 
                 | 
                
                 D 
                 | 
                
                 9.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