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大型真实世界的研究中,与华法林相比,阿哌沙班出血风险最低。但研究人员发现,与华法林相比,低剂量阿哌沙班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有所上升。
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以及降低房颤或急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或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脑卒中风险。华法林在临床应用60年,近年来已逐渐被新一代的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所替代。与华法林不一样的是,这些药物已设定好剂量,一般不需要定期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液检查,具有起效快、失效快的特点。多个针对房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在抗凝效应上,DOACs与华法林是相当的。然而,临床上对DOACs的安全性还存在一定担忧,尤其是在真实世界中DOACs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患者。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Vinogradova Y博士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开放性队列研究,以探讨与华法林相比,DOACs与出血、缺血性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及全因死亡之间的相关性。13.2万例受试者服用华法林,达比加群7744例,利伐沙班3.8万例和阿哌沙班1.8万例。所有患者在进入研究前12个月内未接受抗凝治疗,其中房颤患者10.3例,非房颤患者9.3万例。主要终点为导致住院或死亡的大出血。
结果显示,在房颤患者中,与华法林相比,服用阿哌沙班能显著降低大出血(校正风险比aHR为0.66)和颅内出血(0.40)风险;达比加群能显著减少颅内出血风险(0.45)。但服用利伐沙班或低剂量阿哌沙班却会显著增加全因死亡风险(1.19和1.27)。
在非房颤的患者中,与华法林相比,服用阿哌沙班能显著降低大出血(0.60)、任何消化道出血(0.55)和上消化道出血(0.55)的风险;利伐沙班能显著降低颅内出血风险(0.54)。但服用利伐沙班(1.51)和低剂量阿哌沙班(1.34)能显著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研究认为,与华法林相比,阿哌沙班总体上是最安全的药物,降低了大出血、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然而,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和低剂量阿哌沙班会升高全因死亡风险。(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8; 362:k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