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放射科的Fengxiang Song等最近在《放射学》杂志上详细描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CT表现。
为了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表现。研究纳入51名COVID-19患者,25名男性患者,26名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16岁~76岁之间,接受了CT扫描,新冠状病毒核酸抗体阳性确诊为COVID-19。然后对影像学表现、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98%的患者有武汉接触史。发热(49/51,96%)和咳嗽(24/51,47%)是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37/51,73%),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44/51,86.3%),淋巴细胞计数正常(17/51,35.3%)或降低(33/51,64.7%)。CT图像显示,77%的患者为肺部磨玻璃影(ground grass opacity,GGO),75%的患者伴网状和/或小叶间隔增厚。86%的患者为双侧肺受累,80%的患者为后肺受累,86%的患者为外周受累。发病5天或5天以上的患者合并肺部病变多于4天或更少的患者。50岁以上患者合并肺部病变明显多于50岁及以下患者。随访13例,CT显示好转7例(54%),进展4例(31%)。
研究发现,有发热和/或咳嗽,CT图像显示肺部有明显的GGO病变,同时伴有正常或下降的白细胞,有流行暴露史的患者高度怀疑为COVID-19。
在这项研究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9岁,从16岁到76岁不等,只有11名患者(22%)同时存在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脏病等疾病。
肺部病变多累及双侧肺,多见于肺叶,主要分布于肺后部及周围。而流感肺炎倾向于附着下肺,H7N9肺炎主要分布于右下肺,甲型H1N1流感和非典型肺炎的分布更广泛,而H5N1流感则不存在大叶性倾向。
这些患者中双侧肺炎的高患病率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是抑制COVID-19肺实质内免疫反应的一种选择。
结果表明,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单纯的GGO, GGO伴网状和/或小叶间隔增厚,GGO伴实变。完全实变相对少见,在55%的患者中有13%的病变,这可能是疾病的早期的原因。而在H7N9肺炎中,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实变。在患者所见的每一个单一的CT模式都是非特异性的,并且可能与其他微生物感染重叠,如H7N9肺炎、H1N1病毒感染、SARS、冠状病毒感染和禽流感A (H5N1)。GGO、实变和小叶间隔增厚也是H1N1流感肺炎最常见的薄层CT表现。在影像学表现中,单纯的GGO,伴有网状和/或小叶间隔增厚的GGO,伴有实变GGO这4种类型常混杂在一起,而且往往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单纯的GGO是 COVID-19中77%和30%病灶中常见的单一征象,主要CT表现为各种类型的GGO,包括单纯的GGO、网状和/或小叶间隔增厚的GGO和伴有实变的GGO,占87%。这些CT表现结合起来,主要分布在肺的后部和周围,在其他病毒性肺炎中并不常见。
研究表明,GGO实变表明疾病进展。CT间隔大于4天的患者较少于或等于4天的患者实变病变多,GGO病变少,提示GGO实变随病程延长而增加。此外,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合并病变明显增多,GGO病变减少。因此,发现实变病变可作为患者治疗的一个警示。
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CT随访的样本量很小。此外,CT随访时间间隔短。对CT随访结果进行疗效评价仍无定论。其次,与严重感染、轻度感染相比,严重感染较少。第三,缺乏儿童感染者。最后,没有肺组织活检可用来研究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COVID-19最常见的CT表现为单纯GGO、GGO伴网状及/或小叶间隔增厚、GGO伴实变,主要分布于肺的后部和周围。实变病变可作为疾病进展或更严重疾病的标志。尽管阳性核酸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发热和/或咳嗽,肺部周围和后部有明显的GGO病变,再加上白细胞正常或减少以及有流行病学暴露史,应该高度怀疑COVID-19。(报道:杜泽一)
参考文献:Radiology 2020;295: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