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Porsteinsson博士等发现:西酞普兰可以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躁狂症状,并减轻照顾者的压力,但会伴随心电图QT 间期的延长和认知障碍的加重。该研究刊登在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
躁狂是阿尔茨海默病中比较常见、持续、难治愈的症状,其治疗成本高,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后果,并且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证实,抗抑郁药物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躁狂症状,但是对心脏和意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在这项随机对照试验中,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医务部的Porsteinsson等人于2009年到2013年期间从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术中心招募了186名有躁狂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均给予减轻其躁狂症状的心理干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试验进行9周。
结果显示,服用西酞普兰的患者结局更好,尤其是从第9周开始。治疗组狂躁症方面改善更好,看护人员9周后的压力明显降低。但是,服用西酞普兰的患者,简易神经功能量表得分降低1.05分,QT间期延长。服用30 mg的西酞普兰表现为较严重的意识功能和心脏副作用,所以一般不建议作为西酞普兰的治疗剂量。
西酞普兰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躁狂症状中疗效明确,但是用药的时机和方法还不明确。临床使用时应该继续强调药物的副作用并谨慎用药。(作者:刘元)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4;311:68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