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2年05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里程碑

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是胰腺癌转移的关键

    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涉及了一系列罕见的随机事件,因此肿瘤转移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原始瘤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到循环系统中,进入到循环系统中的细胞也只有0.01%能够形成转移灶。根据临床观察,特别是在乳腺癌的研究中,人们认为转移主要有两种模型。经典模型认为,发生转移是“达尔文”进化所需的最后一步,通过这种方法使肿瘤获得了侵袭和散播的能力。但是这一模型有一些概念性错误,并且不能解释一些临床现象。另一种模型认为肿瘤转移是其自然属性。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支持,但是一些研究认为,转移灶的形成需要一些非肿瘤细胞的介导。

    目前研究肿瘤转移的一个挑战为缺乏有效的标记物,无法将肿瘤细胞与那些血液中以及转移灶位置的正常细胞区分开来。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有研究证明,肿瘤经历了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上皮细胞的特征并且获得侵袭能力和干细胞的特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肿瘤发生转移的早期过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Andrew D. Rhim等人在小鼠胰腺癌模型中创建了一种能够灵敏标记和追踪胰腺上皮细胞的方法,用来观察肿瘤转移的过程。

    出乎意料的,研究人员发现,早在实体瘤能够被组织学检出之前,被标记的细胞就已经进入了血液,这一行为与EMT相关。循环中的胰腺细胞维持间叶样形态,并表现出干细胞的性质,最后定位在肝脏。研究人员还发现,炎症灶会发生大量的EMT和侵袭,而诱发的胰腺炎会导致更多的胰腺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相反,用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处理可以消除这种转移。这为研究侵袭发生的早期事件提供了帮助。炎症通过促进EMT以及增加进入循环系统的细胞从而加快癌症的进程。(编译:贺利军)

参考文献:《Cell》2012;148:349-361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