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2年05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里程碑

世界首批嵌合体恒河猴产生

    胚胎干细胞是内细胞群多能细胞(pluripotent cells)的体外类似物。多能细胞在早期胚胎中是所有干细胞的祖先,有能力发育成整个器官,包括胚胎外组织,如胎盘。然而天然的多能细胞在胚胎发育中存在的时间很短暂。研究证明两个或多个分裂的小鼠胚胎聚集在一起能产生一个正常尺寸的嵌合体小鼠。来自不同小鼠的全能细胞(totipotent cells)或是多能细胞融合到一起,均能转变为胚胎,最后形成嵌合体小鼠。嵌合体动物除了小鼠以外,还有大鼠、兔子、绵羊和牛。

    美国俄勒冈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Masahito Tachibana和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从两个胚胎中获取的干细胞,成功制造出了3只雄性嵌合体恒河猴:双胞胎Roku、Hex和Chimero。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研究人员首先评估了恒河猴胚胎干细胞形成嵌合体胚胎的能力。随后研究人员获得了26个注射了胚胎干细胞的胚胎,将胚胎移植到恒河猴体内。他们一开始尝试用恒河猴的胚胎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来构建嵌合猴,结果发现,只有来自恒河猴早期胚胎的全能干细胞具备分裂形成包含胎盘和其他胚外组织的完整胚胎的能力。而多能干细胞仅能分化形成生物体,不能形成胎盘。研究人员用来自6只不同恒河猴的胚胎细胞,将几个处于四细胞阶段的胚胎聚集在一起,再将混合胚胎植入到母猴内,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第一批嵌合猴。该研究展现了未来再生医学的美好前景。(编译:马驰)

参考文献《Cell》2012;148:285-29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