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手医学新知』第七十九期
分类

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Monica Uddin等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可导致人免疫系统发生改变。研究人员分析了100份血样中的1.4万多个基因,结果在遭遇PTSD的人身上发现了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与未诊断出PTSD的受试者相比,PTSD患者表现出了数量是前者6到7倍的异常表达的基因。进一步研究显示,异常表达的基因主要与免疫系统有关。此外,遭遇多次创伤事件的人比只有1次创伤事件的人的基因表达变化更大。

参考文献:PNAS 2010

抗肿瘤药物低渗透性是限制其抗肿瘤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加州大学的Sugahara等通过老鼠肿瘤模型中的药理试验,证明肿瘤渗透肽(iRGD)能以肿瘤特异性和神经纤毛蛋白依赖性的方式,提高血管和组织的通透性,从而使抗肿瘤药物能够渗透入血管外的肿瘤组织。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必将药物以化学键的方式连接到蛋白肽上。只要系统性的注射IRGD,就可以提高各种成分抗癌药物的治疗指数,包括小分子药物(阿霉素)、纳米粒子(纳米紫杉醇和阿霉素脂质体)和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因此,同时使用iRGD可能是一种既提高抗癌药物疗效又降低其副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Science 2010

有小部分人(1/200)接触HIV后,发展为艾滋病的速度很慢,甚至不会患上这种疾病。以往对这些具有HIV抵抗力的人的研究显示,他们中大部分含有一种HLA-B57的基因。麻省理工学院Andrej Kosmrlj等人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HLA-B57基因促使身体产生更多强大的杀伤T细胞,增强了机体抗HIV免疫。与没有这种基因的人相比,那些拥有HLA-B57的人体内含有大量可以束缚住HIV蛋白的T细胞,这些T细胞更有可能识别出代表HIV蛋白的细胞,其中包括在感染过程中产生的变异蛋白。此项发现或许有助于科学家研发出艾滋病疫苗。

参考文献:Nature 2010

金黄葡萄球菌主要的藏身地点是鼻腔。共生菌--表皮葡萄球菌也在鼻腔形成菌落。东京慈惠大学医学院的Tadayuki Iwase等研究发现,由表皮葡萄球菌一个亚类分泌的表皮丝氨酸蛋白酶(ESP)能抑制金葡菌生物膜的形成及金葡菌的鼻腔定植。 研究显示,受试者鼻腔中分泌Esp的表皮葡萄球菌与金葡菌消失有关。纯化的Esp可以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并摧毁现存金葡菌的生物膜。而且Esp可以增强金葡菌对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实验室研究进一步证实,分泌Esp的表皮葡萄球菌可以消除金葡菌在鼻腔中的定植。

参考文献:Nature 2010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E Leuridan等研究发现,不同途径获得麻疹抗体的母亲所生婴儿血清中麻疹抗体存留时间虽然有差异,但均很快消失,使得婴儿(<1岁)对麻疹易感。研究中,87位孕妇为后天接种麻疹疫苗组(A组),120位孕妇为自然感染麻疹组(B组)。研究人员采用ELISA法分别分别在妊娠第36周、分娩时及婴儿第1、6、9、12月时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发现,疫苗组母亲的IgG抗体水平显著低于天然免疫组母亲的水平,疫苗组的婴儿体内的抗体浓度也明显低于天然免疫组婴儿的水平。疫苗组和天然免疫组的婴儿体内麻疹抗体存在的中位时间分别为0.97个月和3.78个月。婴儿6月龄时,99%以上的疫苗组婴儿和95%的天然免疫组婴儿失去母体抗体。

参考文献:BMJ 2010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Judith Staples等研究发现,怀孕期间母体暴露于低水平紫外线辐射增加后代多发性硬化症的患病风险。研究人员搜集了1920年~1950年澳大利亚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数据,对2468779名居民进行了纵向分析,确认了1524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用回归模型分析出生月份、在怀孕期间紫外线辐射暴露量和多发性硬化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以孕妇怀孕早期每日最大辐射剂量25为参考,每日辐射剂量20-25之间的孕妇,后代发生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增加1.54倍;剂量15-20风险增加1.58倍;剂量10-15风险增加1.65倍;剂量5-10风险增加1.65倍;剂量小于5风险增加1.67倍。

参考文献:BMJ 2010

英国牛津大学Tim Key领导的英国癌症研究对全球现有证据进行的分析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高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且这种关联在绝经前、后都成立。 该研究分析了12个国家的17项研究,共覆盖了约5000名乳腺癌女性。分析显示,与IGF-1浓度最低的女性相比,浓度最高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高出28%。这种联系在雌激素受体阳性肿瘤患者身上非常明显,但在雌激素受体阴性肿瘤患者则不存在。该研究还发现,IGF-1浓度在饮酒和超重女性更高,吸烟则未发现与IGF-1浓度高有关。首次怀孕时的身高和年龄也与IGF-1浓度升高呈正相关,但与初潮年龄和绝经后的时间呈反比。曾服用激素类避孕药的女性比未服用过的女性IGF-1浓度稍高,但IGF-1浓度在接受和未接受过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女性间无改变。

参考文献:BMJ 201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非羟基化基质Gla蛋白(ucMGP)和胎球蛋白-A是近年发现的动脉钙化调节因子。加利福尼亚大学Parker教授等对当地12家门诊的833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6年~8年的随访发现,FGF-23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显著相关,FGF-23水平高于56.7RU/ml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33.5 RU/ml以下者的2.15倍,死亡风险是后者的1.83倍。ucMGP与心血管事件的关联与FGF-23呈相反趋势。ucMGP高于3649nM者的死亡风险低于2757nM以下者(HR=0.48)。而胎球蛋白A则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均无明显关联。

参考文献:Ann Intern Med 2010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2006年研究发现,多次部署的士兵抑郁和焦虑等发病率稍高。为了进一步研究军事部署对精神健康的影响,他们重新评估了2006年研究对象的精神健康,并加入了新的研究对象--2003年入伍以及2006~2007被部署到阿富汗的军人。研究者从上述队列中共筛选出17812名军人,通过问卷调查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情况, 9990 (56%) 完成了调查,其中83%为常规部署。分析显示:376人(4%)报告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19.7%报告有精神疾病,其中1323人(13%)报告有酒精滥用状况;多次部署的军人,PTSD发病率更高;常规部署的战斗人员比支援人员有着更高的PTSD发病率;海外部署的军人的精神健康与酒精滥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参考文献:Lancet 2010

一般认为母亲产前和产后的抑郁广泛存在,而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的Paulson博士等开展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大约10%的父亲也会经历产前或产后抑郁症。该荟萃分析纳入了那些记录了父亲在母亲妊娠的头3个月至产后第一年间发生抑郁症的研究,共纳入43项研究、总计28004例患者。分析显示,父亲抑郁的发生率约为10.4%;在不同时间段,发病率有着相当大的变动,产后3~6个月父亲抑郁的发生率最高(25.6%);父亲抑郁与母亲抑郁的发生呈中度正相关(r=0.308)。

参考文献:JAMA 2010

本世纪是全球温度上升的一个世纪,温暖的气候有利于疟疾的传播,因此一些人相信,全球变暖有可能增加疟疾的发病率及强度,进而导致更多的感染与死亡。但是疟疾地图计划(MAP)对自1900年以来镰刀形疟原虫分布图的数据分析却表明,尽管气温在20世纪平均增加了0.6摄氏度,大规模的疟疾疫情却在欧洲和北美几近消失,疟疾在非洲赤道地区的传播范围也明显缩小。这得益于杀虫剂和蚊帐,当然还有抗疟疾药物的使用。该研究也表明,对温度上升会威胁到疟疾防治工作的担心是没有根据的。这也激励了国际社会通过相对简单的手段来减少疟疾的死亡和传播,将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咎于气候变化是不正确的。

参考文献:Nature 2010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殖健康科学研究部Mariana Widmer等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米索前列醇作为标准宫缩剂的辅助用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并不优于单用宫缩剂。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研究者从多国多中心招募了1422位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给予米索前列醇(n=705)或安慰剂(n=717);两组均给予常规注射宫缩剂。结果显示,两组60min内失血≥500mL的患者比例相似,均为14%(RR=1.02)。试验组与对照组60min内寒战发生率分别为65%与32%(RR=2.01);体温≥38℃的发生率分别为43%与15%(RR=2.88)。

参考文献:Lancet 2010

南非开普敦大学的Dheda K等对2002年8月至2008年2月期间南非的广泛耐药性结核病患者的数据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在南非,有很多广泛耐药的结核病患者没有感染HIV,但仍然预后不良,然而,那些合并HIV感染患者的预后较既往报道的却更佳。分析显示,174例结核患者接受治疗,其中82例合并HIV感染。62例(36%)患者在治疗随访期间死亡。在合并和不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中,死亡风险没有显著差异(34例vs 28例,41% vs 30%,P=0.13)。莫西沙星治疗、既往经培养证实为多重耐药的结核病以及治疗方案中的药物数目均为预测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其风险比率分别为0.11、5.21和0.59。分层分析显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相对未接受者更低。

参考文献:Lancet 2010

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骨折风险增加。美国纽约Sloan-Kettering肿瘤中心的Ito博士等研究了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骨密度筛查和阿仑膦酸盐治疗的药物经济学价值后发现,进行骨密度筛查后再给予骨质疏松者阿仑膦酸盐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每获得1个QALY增加费用为6.68万美元;不筛查就直接给予阿仑膦酸盐治疗的患者相应费用高达17.87万美元。但是对既往有骨折史,或在开始雄激素剥夺治疗时年龄较高者(超过75岁无骨折史、超过65岁有骨折史),直接给予阿仑膦酸盐治疗的经济学价值更高。因此建议前列腺癌患者在阿仑膦酸盐治疗之前行骨密度筛查,对于有骨质疏松者再给予阿仑膦酸盐治疗;老年、骨折高风险人群则无需行骨密度筛查,应直接给予阿仑膦酸盐治疗。

参考文献:Ann Intern Med 2010

美国印第安人精神障碍、酗酒及滥用毒品发生率比美国其他种族高。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Costello博士等研究发现,增加收入可改善美国印第安人精神障碍、酗酒及滥用毒品的状况。研究时间从1993年到2006年,自1996年开始每位印第安人每年获得500美元的资金资助,资助逐年增长,最高增至9000美元。研究发现,与美国其他种族相比,印第安裔美国人精神障碍发生率低(36.0% vs30.2%)、酗酒率低(23.8% vs 20.3%)、毒品滥用率低(19.5% vs 16.7%)。研究还发现,年龄增大与精神障碍发生率、酒精滥用率、毒品滥用发生率上升有关。

参考文献:JAMA 2010

严重的抑郁会导致患者自杀。一项美国研究发现,提高对人群抑郁预防干预的质量可以成功地降低自杀率。美国Henry Ford 健康体系开展\"完美抑郁干预计划\",为该医疗保险体系内20万人群提供高质量的抑郁预防和干预服务,在降低人群自杀率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随访最初4年中,人群年自杀率降低75%,从2000年研究基线的89人/10万人降至22人/10万人,从2008年1季度开始,该人群已经连续9个季度自杀率为零。 \"完美抑郁干预计划\"评估所有门诊和住院患者自杀风险并按风险程度分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患者自杀可能。该项目成功建立了预防人群自杀的模式,证实通过提高精神科行为干预质量而成功预防自杀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JAMA 2010

去年在柬埔寨西部地区出现的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耐药性是全球疟疾控制的一次严重挫折。专家分析柬埔寨出现青蒿素耐药性的原因有:政治骚动导致人群迁移、公共卫生系统薄弱;柬埔寨青蒿琥酯单药治疗应用广泛,而有效的复合剂型缺乏,假药、劣药也带来了严重问题。 为了遏制抗疟药耐药性的进一步出现和蔓延,柬埔寨政府对未经许可经营的非法药店采取了严厉取缔措施,在过去6个月关闭了超过60%的药店,这一行动沉重打击了假药、劣药。 专家表示,尽管现在仅发现青蒿琥酯单药治疗有耐药性,但最终将导致青蒿素联合治疗也失效。现在,多方面都在共同努力控制东南亚青蒿素耐药性的蔓延,因为大家都担心青蒿素耐药性传到非洲,而那里是疟疾的\"重灾区\"。

参考文献:BMJ 2010

现在全球疟疾负担仍不轻松,每年有近2.5亿疟疾病例见诸报道,死亡人数超过80万。而东南亚已经开始出现对唯一完全有效的抗疟药--青蒿素的耐药迹象,给全球疟疾控制带来了巨大压力,迫切需要新药。葛兰素史克公司(GSK)设在西班牙的Tres Cantos药物研发中心的Francisco-Javier Gamo及其团队筛选了将近200万种化合物,发现其中13533种有抗疟活性,约8000种化合物可以应对耐多药恶性疟原虫。这些化合物数据将对公众和其他研究机构开放。

参考文献:Nature 2010

葡萄牙埃加斯莫尼斯医院的Branco JC等利用伦敦纤维肌痛流行病学研究筛查问卷(LFESSQ,包括4项有关疼痛标准的LFESSQ-4和6项有关疼痛及疲劳标准的LFESSQ-6),对5个欧洲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15岁以上人群和8家风湿病中心的出院患者进行了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出院患者中,46%的患者符合LFESSQ-4,32%达到LFESSQ-6,14%的患者确诊为纤维肌痛。在总体调查人群中,分别有13%和6.7%的人群达到LFESSQ-4和LFESSQ-6。根据LFESSQ-4/6的标准计算,总体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4.7%和2.9%。 研究表明,在5个欧洲国家,纤维肌痛是一种常见疾病。

参考文献:Semin Arthritis Rheum 2010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