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在用乙酰化处理水杨酸,成功制出阿司匹林后,又对吗啡开始了同样的改造,这次,他造出了二乙酰吗啡。
德国拜耳公司的海因里希•德雷泽(Heinrich Dreser)抓住了这种药物的潜力,在对人体、动物,以及他自己进行短暂试验后,发现这种新的化合物止痛效果是吗啡的4~8倍,可明显抑制结核患者的剧烈咳嗽,于是将其命名为“heroin”,德语里英雄的意思,在1898年开始规模化生产,这就是海洛因。但由于试验时间太短,并未意识到其成瘾性。
当时,肺结核和肺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任何可能改善呼吸健康的物质都必然受到追捧,海洛因作为止咳药,销量迅猛攀升,甚至孩子也成为海洛因的受众。
然而,上市仅仅一两年内,海洛因成瘾的报告就开始出现。拜耳公司于1913年停止生产海洛因。各国也相继对海洛因进行严格管制,禁止制造、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