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都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直接医疗费用(检测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间接成本(患者因病致残丧失生产力、早期死亡、额外医疗看护费用等)。加拿大学者Gabrielle Van Der Velde撰文指出成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使用生物制剂治疗不具有成本效益。
研究者从medline、EMBase等医学数据库中筛选1950年~2008年间18项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病程改善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治疗成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本效益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对这些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是否具有成本效益。
研究者使用五维调查问卷表(EQ-5D)评价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使用增量成本效益(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s,ICERs)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ICER=费用/校正质量生命年,QALY)。生物DMARDs包括: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单药或联合;非生物DMARDs包括:羟氯喹、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环孢素A,单药或联合。
既往未使用过DMARDs治疗的成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接受非生物DMARDs联合生物制剂的序列药物治疗(治疗无效后换用或加用别的药物)和仅使用非生物DMARDs药物序列治疗,比较治疗的成本效益。研究发现治疗ICER随着生物制剂加入药物治疗序列的时间逐渐降低:生物制剂加入治疗药物序列的次序分别是第1、3、4、6位及最后才使用生物DMARDs,其治疗ICER的中位数分别是207000、134000、124000、125000、77000加币/QALY 。生物制剂治疗的ICER的中位数均超过100000加币/QALY:阿达木单抗111000加币/QALY,依那西普124000加币/QALY,阿达木单抗+甲氨蝶呤127000加币/QALY,依那西普+甲氨蝶呤105000加币/QALY,英夫利昔单抗+甲氨蝶呤142000加币/QALY。
以50000加币/QALY作为成本效益阈值,生物制剂序列治疗不具有成本效益;以100000加币/QALY作为成本效益阈值,在类风关病程后期使用生物制剂治疗才具有成本效益。
因此,研究者认为,早期使用生物制剂治疗成人类风湿关节炎不具有成本效益,治疗成人类风湿关节炎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案是病程早期使用非生物DMARDs治疗,可以更换或联用其他非生物DMARDs治疗,如仍无效再加用生物制剂。建议开展进一步研究评估类风关患者长期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成本效益。(编译:张莉)
参考文献:《Arthritis Care & Research》2011;63: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