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一种累及中、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人体的任何器官,以皮肤、关节、外周神经、胃肠道和肾脏受累最为常见。部分结节性多动脉炎(约占1/3)的发生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其余为原发病。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丙肝相关性血管炎中结节性多动脉炎(Hepatitis C Virus-Associated Polyarteritis Nodosa,HCV-PAN)的发生率如何,与其他血管炎相比,后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是否存在差异。巴黎罗伯特•德勃雷医院的Saadoun等人研究发现,HCV-PAN的临床表现相对较重,为急性起病,但HCV-PAN的临床完全缓解率性对较高。
作者回顾分析了所在中心1999年~2009年期间收治的161例丙肝相关性血管炎(HCV-related vasculitis)患者(平均年龄64.5岁,中位年龄49.5岁~70.5岁,54.8%为女性),其中31 (19.3%)例为HCV-PAN。与HCV相关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相比,HCV-PAN的临床表现更为急重,其出现发烧和体重减轻(P<0.0001)、严重高血压(P=0.0006)、胃肠道受累(P<0.0001)、急性严重性感觉-运动多发性单神经病变(P<0.0001)、肾脏和肝脏微动脉瘤(P=0.002)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P<0.0001)的患者比例相对较高。但是,HCV-PAN的血管炎临床完全缓解率相对较高(79.3% vs. 57.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皮肤受累(OR=2.81,95%CI:1.27~6.33),血管炎类型为结节性多动脉炎(OR=3.01,95%CI:1.16~8.96)的HCV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缓解率相对较高。此外,肾小球滤过率<70ml/min(OR=0.54,95%CI:0.24~1.21)与HCV血管炎临床缓解呈负相关。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研究者认为,丙肝相关性结节性多动脉炎的临床表现急重,但缓解率高。(编译:刘荣军)
参考文献:《Arthritis Care & Research》2011;63:42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