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它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那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业和劳动能力受损概况到底是怎样呢?
2009年1月《风湿病学》杂志的一篇报道,就“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业与就业障碍(work disability)”进行了综述。
研究者在Medline、EMBase、Pu-bMed 和 Cochrane 数据库中检索到26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业和就业障碍相关的文献。他们通过描述性统计、异质性试验和随机效应模式收集、分析相关数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累计达9886人。
研究显示,20%~4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就业障碍问题;汇集评估发现,就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占46% (95% CI:40%~52%),就业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占34%(95% CI:24%~44%)。就业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人群特点为年龄较轻、非洲裔美国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受教育程度偏低、身体状况较差、病史较长、狼疮活动度较高、神经认知受损、焦虑、易疲劳。
研究认为,就业障碍与社会心理和疾病相关因素(年龄、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疾病活动度、病程、疼痛、疲倦、焦虑和认知神经受损)有关。年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失业成本非常高。应针对已经确定的就业障碍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就业障碍。
当前形势下,健康大学生都面临就业危机,更何况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等非健康人群,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他们的失业将给个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更好地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尽早对就业障碍相关因素进行干预。(编译:钱宇)
参考文献:《Rheumatology 》2009;48: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