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网瘾也像毒瘾,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患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由于网络过度使用的发生机制较复杂,干预效果的评价工具也各异。总体而言,国内外网络过度使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网络过度使用采用心理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和富有成果的方法。门诊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近日,《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试验报告显示,网络和电脑游戏上瘾的男性在接受了短期CBT治疗后,缓解率很高。
143名网瘾患者(平均年龄26.2岁)被随机分为CBT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包括每周15次的小组治疗,其间穿插8次单独治疗,以帮助参与者保持积极性,监测抑郁症状并提供咨询。主要结果是互联网和电脑游戏成瘾自我报告(AICA-S)的评估分数。
干预组有69.4%的患者出现缓解,而对照组有23.9%的患者出现缓解。然而,作者指出了治疗上的许多挑战,包括研究参与者对治疗的矛盾心理、高辍学率,以及随着网络成瘾行为的减少,抑郁症的增加。
近年来,门诊认知行为疗法(CBT)已被学者和临床医生用于网络过度使用障碍的治疗中,成为治疗网络过度使用的主要方法。由于上述研究中的患者只有男性,并且只是短期治疗,因而对患者的长期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编译:杜泽一)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9; 32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