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若华是否能成为抑制冠状病毒复制及治疗SARS病理过程的有效药物?来氟米特上市已二十年,用于百万病人,其安全性已被多年应用所证实,同时它还有抗炎及抗自身免疫的作用。
从SARS到SARS-CoV-2
SARS,全称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特殊肺炎,又被称为非典型肺炎。于2002年底至2003年在我国暴发,并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12月,我国广东省出现第一例病例,至2003年8月16日下午16时,卫生部宣布全国非典型肺炎零病例,短短数月内,全国共确诊非典型肺炎5327例,死亡349人。
17年后的今天,武汉又出现了一种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2019年12月发现至今,已有200余人感染,4人死亡。2020年1月8日,初步确认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即SARS-CoV-2。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SARS有很多共同点:有潜伏期、发热、乏力、咳嗽、肺炎。这两次传染病的暴发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尽管不是同一型的病毒,但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都有相似之处,而且二者侵犯细胞所结合的膜受体也相同,在治疗上主要是呼吸支持、对症治疗,并没有特异性的有效抗病毒疗法,只能期望在医学支持下,病人体内产生抗病毒的免疫力,度过危险期。
一项尘封的专利
在医生们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笔者偶然想起了2003年获得的一项专利:来氟米特在制备抗SARS病毒药物上的应用。
来氟米特(爱若华)是一种抗炎、抗免疫的药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来氟米特进行系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来氟米特兼有抗巨细胞病毒、BK多瘤病毒、乳头瘤病毒、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特性,来氟米特抑制病毒的机理非常特殊,是通过抑制病毒包膜蛋白的合成及安装过程实现的,因此不易产生耐药性。
2003年,SARS暴发时,我们与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合作,在上海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P3实验室,以源自北京军事科学院的BJ-01病毒株为样本,实施了爱若华活性代谢物抗病毒的研究,发现其对SARS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能保护被感染的细胞。然而,随着SARS被牢牢控制住,寻找有效药物的研究也不出所料地被搁置。
今天翻出了这一被尘封多年的专利,启发出了一些科学假设:爱若华是否能成为抑制冠状病毒复制及治疗SARS病理过程的有效药物?来氟米特上市已二十年,用于百万病人,其安全性已被多年应用所证实,同时它还有抗炎及抗自身免疫的作用。而SARS是病毒诱导的过度的自身免疫及炎症反应,导致间质性肺炎和肺损害,需要抗炎、抗免疫治疗,同时,根据这项专利,显示来氟米特有抗SARS病毒复制的作用。因此,来氟米特有望成为老药新用抑制冠状病毒感染的候选药物,应在论证及思考的基础上实施基础和临床研究,以验证该科学假设。(作者: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