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7年12月号
医学进展

NIH研究追踪埃博拉患者疾病进展和痊愈情况

作者:马驰

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2013年至2015年的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暴发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共报告了28616例EVD,其中死亡11310例。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和广泛的组织嗜性导致了EVD疫情暴发,但很少有关于临床病例的免疫应答及其与EVD病程和严重程度的关系的报道。

埃博拉病毒可感染多种类型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肝细胞。感染导致了抗病毒应答的抑制、促炎反应的改变和免疫细胞失调。在埃博拉病毒暴露于不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后,人类将发生重度EVD。EVD症状可能包括严重的头痛、肌痛、乏力、发烧、疲劳、腹泻、呕吐、腹痛和出血。虽然实验性治疗正处于开发中,但目前尚无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疫苗或疗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Kash等人报告了一份关于宿主基因表达的详细研究,样本来自于一名患有严重EVD的患者,并通过微阵列来检测其每日外周血样本。这名患者在美国NIH临床中心接受日常支持性护理(未接受实验性治疗),治疗期为从病危前至痊愈。对每日基因表达谱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的显著改变与病毒载量、抗体应答、凝血功能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改变有关,亦与之后的痊愈有关。这项研究揭示,免疫和抗病毒应答中的显著变化领先于医疗状况的变化,这表明通过在外周血白细胞中清除复制的埃博拉病毒可能对清除全身埃博拉病毒非常重要。(作者:马驰)

参考文献: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9:eaai9321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