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5年12月号
医学进展

用正常人的粪便细菌治肠炎走了多远

作者:王敏骏

自 1978年发现伪膜性肠炎的致病菌以来,艰难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就引起了高度重视。它最初仅限于院内患者,现在却波及到院外。201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在抗生素耐药威胁报告中,将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列入最高威胁类别。初发CDI的复发率高达15%30%,且呈逐次增长态势,患者常因大便失禁、营养不良反复住院。视复发次数、抗生素选择与疗程差异,治疗成功率波动在30%80%范围内。这就催生了包括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在内的其他疗法。

结肠菌群失调是CDI的特征。有人建议用益生菌恢复肠道菌群来预防复发,但益生菌种类不如正常肠道菌群多,效果不理想。而利用正常人的结肠细菌可以重建出正常的结肠菌群,FMT就这样被用于治疗复发性CDI。

相关文献报道 FMT治疗成功率高达100%,但多为非对照的病例系列研究(uncontrolled case-series studies)。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凤毛麟角。现行指南在FMT推荐强度上存在分歧。欧洲指南将二次复发后采用FMT列为强烈推荐A-1级,美国胃肠病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ACG)则作为有条件的推荐,仅在万古霉素冲击治疗后第三次复发时才予考虑。

为评估FM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不同移植方式的优劣,明尼阿波利斯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荟萃分析了Medline(19802015.1)、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旗下的临床试验网(ClinicalTrails.gov)上的所有用FMT治疗CDI的报道,共纳入2个RCT、28项病例系列 研究、5例个案共计35项研究。一个RCT将FMT与万古霉素、万古霉素联合肠道灌洗比较。FMT组优势明显,症状缓解率达81%,远远超出另外两组31%和23%的缓解率(P<0.001)。另一个RCT比较了经鼻胃管和经结肠镜两种细菌移植方式,未见差别(60% vs 80%P=0.63)。两个RCT中36例复发性CDI接受了FMT,75%未再复发。21项病例系列研究中480例复发性CDI接受了FMT,85%未再复发。针对难治性CDI的7项病例系列研究中,予FMT处理后症状缓解率有天壤之别,波幅0%100%。而7例初发CDI予FMT处理后的效果也是大相径庭,仅有1例治愈1例缓解。FMT引起的短期不良反应极少,大多轻微,包括腹胀、腹痛、腹泻、发热、头晕等。其长期不良反应事件尚未见报道。

虽然纳入的病例系列研究本身质量不高,但不可否认,对复发性CDI采用FMT可能收到实质性疗效,短期不良反应极少。难治性和初发病例的相关研究太少,用不用FMT尚无定论。(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5;162:630-638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