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约有一亿三千万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在疾病治疗中,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都有可能引起HCV的再激活,从而引发严重的不良事件,然而HCV携带者的病毒再激活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台湾阳明大学临床医学中心的教授专门针对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HCV病毒的再激活做了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全身性系统性免疫疾病,往往需要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因此,研究人员对2000年至2012年在该医院诊断为SLE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评估,其中166名患者曾进行过HCV抗体检测,研究人员对这些患者HCV再激活及复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复发患者均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结果显示,在检测的患者中,共有26名患者显示出HCV抗体阳性,在平均8.4年的随访中,10名患者(38.5%)出现病毒再激活的状况,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病毒再激活无明显相关性,其中有8名患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快速病毒学应答、早期病毒学应答及持续性病毒学应答分别达到37.5%、87.5%和75%。在6名达到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中,有两名患者出现了远期复发的情况,这两名患者均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型,同时合并了激素治疗。
这项研究纳入的SLE合并HCV抗体阳性的患者虽然不多,但针对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提供了长期随访的数据。在这项研究中,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和HCV再激活并未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人员推荐,对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HCV病毒载量监测,即便是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仍然存在远期复发的可能。(作者:刘元)
参考文献:Lupus 2015;24:1029-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