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6年03月号
医学进展

利伐沙班治疗抗磷脂综合征的方案设计

作者:宫科学

最近,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H Cohen等人设计了利伐沙班治疗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的/期临床试验的方案,相关论文发表于《Lupus》杂志。

血栓性APS是一种后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含有与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有关的持续性抗磷脂综合征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APS可能是原发的也可能是继发的,约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含有aPL,30%~40%的这部分人群会发展成血栓性APS。当前血栓性APS的主要治疗办法是长期口服维生素K抑制剂(vitamin K antagonists,VKAs),如华法林。

利伐沙班属于非VKAs口服抑制剂,已有期临床试验证实,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治疗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安全有效,但研究结果并不是直接产生于APS患者的。

H Cohen等人计划开展一项以华法林为对照的利伐沙班治疗APS的研究,该研究在APS合并VTE、继发或无继发SLE、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中开展,主要目的是证明利伐沙班的抗凝血效果不劣于华法林,并比较使用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治疗的患者的血栓形成的复发速率、出血及患者生活质量。

该研究为前瞻性、非劣性的/期研究,纳入患者的VTE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5。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为继续使用华法林和转为使用利伐沙班治疗两组,通过凝血酶的生成(thrombin generation,TG)检测评估抗凝作用,主要终点为从随机分组到第42天的内源性凝血酶生成能力,同时也会评估其他TG参数,如体内凝血激活标记、凝血酶碎片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二聚体。次要实验室结果有效性主要通过全面评估体外凝血酶生成和体内凝血激活实现。凝血酶生成曲线也将因此被量化,包括:滞后时间、达到峰值时间、凝血酶浓度峰值等。

如果研究结果证实,利伐沙班抗凝血效果不劣于华法林,同时使用利伐沙班可减少不良反应,则支持将利伐沙班用于治疗APS合并VTE患者。(作者:宫科学)

参考文献:Lupus 2015;24:1087-1094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