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中心的一项新研究,阐明了肠道细菌在免疫系统成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提供证据支持利用丁酸来治疗克罗恩病一类的炎症性肠病。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12月刊的《自然》杂志上。
这项研究证实,丁酸这一由肠道微生物消化膳食纤维生成的副产物,通过诱导肠道中的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生成,参与了机体的免疫调控。
以往的研究表明,罹患炎症性肠病的患者缺乏产丁酸菌,且肠道中丁酸的水平较低。然而,研究人员将丁酸的抗炎特性归因于其是结肠壁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研究人员发现,给罹患结肠炎的小鼠膳食中添加丁酸后,小鼠体内的Treg细胞水平增高,症状得到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丁酸可改变初始T细胞的表观遗传,并促进初始T细胞表达向Treg细胞分化的基因,从而实现初始T细胞向Treg的分化。
该研究提供了
肠道微生物调节机体免疫的分子依据,即肠道细菌通过产生丁酸促进Treg淋巴细胞生成,进而调控机体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表示,Treg细胞对于抑制过度
炎症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于炎症性肠病、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丁
酸是人体肠道内短链脂肪酸中比例最高的一种,一般食物中都不含丁酸,肠道内的丁酸绝大多数是由食物纤维或聚糖在结肠中经厌氧菌发酵后产生的。尽管是肠道细
菌所产生的“废料”,但这项新研究让人们从免疫调节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丁酸对人体肠道健康的作用。未来,这一天然小分子脂肪酸甚至有望成为治疗肠道疾病的新
型药物,或成为治疗的靶点。(作者:刘荣军)
参考文献:《Nature》2013;504:44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