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相关的血管疾病所产生的长期后果不但尚未明了,而且难以通过对健康儿童的研究获得。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生命早期的病理
事件与成人后心血管及代谢疾病的发展有关,于是流行病学家提出“成人后的疾病在胎儿时就已经编码好了”的假说。与该假说相一致的是,实验室研究也表明,小
鼠和人类在出生后的短期血氧不足可以“预先”加强成年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而且先兆子痫也对后代预设了肺部和系统性的内皮功能障碍。
近期的数据还
表明,通过ART怀孕并出生的儿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血管功能障碍。该现象与患有先兆子痫的母亲所生的孩子类似。而日前来自瑞士伯尔尼心血管疾病中心的
Emrush Rexhaj等的发现又再一次验证了该假说。Emrush
Rexhaj等发现,通过ART出生的小鼠的血管系统表现出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血管硬化,并且可导致体内动脉高压。
除了ART出
生的小鼠可以出现血管功能障碍意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通过ART出生的雄性小鼠的后代也存在血管功能障碍。而因此,研究人员怀疑,很有可能发生了表观遗
传学的改变。进一步研究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ART小鼠改变了主动脉编码eNOS的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直接导致血管eNOS表达以及一氧化氮合成
的下降。给予脱乙酰酶抑制剂后,ART小鼠血管基因的甲基化与功能恢复正常,并且该效应延续至其后代。ART相关的血管及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胚胎环境相
关;ART伴有激素刺激的排卵,而这些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很有可能就是由排卵引起的。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高脂肪喂食的ART小鼠,相对于对照组,寿命缩短
25%。
该研究强
调,ART很有可能是通过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导致血管功能障碍及寿命缩短的。因此,随着目前不孕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妇的数量也相应
增加。每个家庭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ART给不孕不育的夫妻带来了希望。但是,该研究提示我们,在确定是否接受ART时,我们应该要意识到风险,更
加谨慎地决策,毕竟,不健康的宝宝给家庭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负担,还有精神上的压力。(作者:费正弦)
参考文献:《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3;123: 5052-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