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4年04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取决于停用原因

作者:王敏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心血管干预手段。因此,人们对PCI术后大出血及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对术后短期和长期风险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尽管目前普遍推荐在PCI术后对患者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但人们对接受DAPT的人群比例、时间以及停用DAPT与后续心脏不良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

造成这种不确 定性的部分原因就是对于DAPT停用缺乏标准化或统一的规范,导致不同研究间的比较变得复杂,而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很多研究通常会忽略停止抗血小板治疗 的临床原因和背景。然而,这方面的区别可能具有临床意义,因为DAPT停用对心脏风险的影响可能不仅来自于抗血小板治疗的停止,还可能来自于与患者相关的 风险以及导致停药的因素。

为解决这些临床上非常重要的问题,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Mehran R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国际多中心、观察性注册研究——PARIS 研究(支架植入患者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模式研究),以分析PCI术后不同DAPT停用模式与术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在2009年7月1日至 2010年12月2日期间,该研究共招募了在美国和欧洲15个临床中心接受支架植入PCI治疗的5031例患者。入组标准为:不少于一处原发冠状动脉病变 处成功植入支架,且停用DAPT的成年患者(年满十八周岁)。分别在支架植入后1、6、12和24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预先设定DAPT停用的类别包 括:停药(医生建议)间断(因手术原因)和中断(因出血或不依从)三种。主要不良事件为包括心源性死亡、明确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或靶血管血运重塑的复合事件(MACE)。

最终有 5018例患者被纳入分析。在2年期间,DAPT的总体停用率为57.3%,停药率为40.8%,间断率为10.5%,中断率为14.4%。两年中对应的 总体MACE发生率为11.5%,其中大多数(74%)发生在进行DAPT治疗时期。与DAPT治疗患者相比,间断导致的MACE调整后风险比 (hazard ratio,HR)为1.41,中断导致的MACE调整后HR为1.50。在中断治疗后7天内、8至30天内以及30天后,MACE调整后HR分别为 7.04、2.17和1.3。与继续DAPT的患者相反的是,停药患者的MACE风险更低(HR=0.63)。在排除植入裸金属支架的患者并改用不包括靶 血管再生的替代MACE定义后,得到的结果与之前相似。

该研究认为, 在现实环境中,对于接受PCI手术且停用DAPT的患者,停用DAPT后的心脏不良事件风险取决于临床情况和停用原因,且风险会随时间降低。由于PCI术 后大部分不良事件发生于DAPT维持治疗期,所以中断治疗引起的早期事件风险与支架的类型无关。(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Lancet》2013;382:1714-1422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