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相比,国人对地处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瑞典相对陌生。我的朋友经常把瑞典当成瑞士,其实以银行、手表和军刀著称的瑞士是一个西欧国家,而瑞典是一个北欧国家。不过瑞典和瑞士确有共同之处,比如两国保护环境的力度都令人瞠目结舌。
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的我第一次踏上了瑞典的国土。在一个环境呆久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就都应该是这样的,但到了这个遥远的国度才知道,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另外一群人在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生活着。
慢
住在北欧时间长了,便会对清新的空气感到“麻木”了,但另一种感觉却总是挥之不去,那就是——慢!
也
许是人均资源比中国多得多,也许是民族性格使然,瑞典人生活得那叫一个慢,一切都是田园牧歌式的。我租的房子前要修一条窄窄的自行车道,只来了三个工人,
每人开了一辆车,有挖掘机,有卡车,9点准时来上班,下午4点多准时下班,几十米长的路足足修了近一个月。不过说实话,活干得无可挑剔,但丝毫没有中国修
路的声势——50个民工一字排开,铁锹飞舞挥汗如雨。有一次,我竟然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旁边的一条马路上看到一位老兄开着吊车独自一人在更换一根电线杆!
瑞典总人口才九百多万,人工费用昂贵,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理个发都要一二百人民币呢。
国王
在济南生活极少有机会看见国家领导人,在瑞典竟然让我轻而易举地看到了。一天下午在马路上溜跶,抬头一看海边停了一艘船,船前的岸上拉了根警戒线,线外有二三十个路人在围观,线内停了几辆黑色轿车,几个看似保安的人站在那里。我一问才知道是瑞典国王在送挪威国王回国。
我饶有兴趣地
在旁边等着,十几分钟后国王和王后从船上下来,小小人群中传出几声不算响亮的掌声。国王向行人挥挥手,上车走人,如同邻家二伯一般,那气势和派头可能还赶
不上我邦县长出巡呢。我问站在身旁的瑞典老兄:“你们经常看见你们的国王吗?”他说:“当然,经常见,不过是在电视上!”内向的瑞典人竟然也会来些冷幽默
呢。
国王的车队
人人生来平等
的理念已深入到每个瑞典人的骨髓里。来瑞典前老觉得北欧维京海盗的后代可能会彪悍一些,就像中国东北汉子一样大口喝酒大声说话,来了以后才知道身高一米九
的北欧老爷们却个个温文而雅,说话低声细语。相反,瑞典女人女权主义思想浓厚,抽烟的女人随处可见,人人工作,在家相夫教子的不太多。瑞典工资差别很小,
扫地的清洁工也能挣一两万人民币,大学教授就算一个月能挣十万,经过高税收调节,也比在他身边的扫地工人老弟多拿不了多少。
正是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和北欧特有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使人们心境平和,不急不躁。80年代的一天晚上,瑞典首相看完电影和夫人独自走回家(没有警卫相伴),这种极其平民的作风却招来了杀身之祸——一个白人小伙儿刺杀了首相。据说从那以后,瑞典才规定国家领导吃完饭后不能随便独自上街溜跶!
较真
西方发达国家发达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除了人均资源较中国多,务实和较真的作风可能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什么事不能做得太过,好比一个螺丝,精确到厘米级就凑合着拧上得了,而德国人非要精确到毫米级,拧上以后严丝合缝,牢不可破。
在生活方面,
欧洲人是什么样的呢?依我在欧洲南北几个国家背包客式的瞎转悠经历,欧洲人越往北越严谨,越往南越懒散。在去往丹麦或芬兰的飞机或轮船上,人人正襟危坐,
说话窃窃私语,生怕影响别人。而到了南欧,情况截然相反,大声喧哗,吆三喝四,颇有中国老百姓的风采。位于欧洲最南的希腊人天天休假晒太阳,工作跟玩差不
多,不闹金融危机才怪呢。
瑞典人中的大多数和德国同属日尔曼民族,严谨认真是他们的共性。一切按规矩办、按法律来,这使得瑞典成为全球最廉洁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办事认真体现在生活方面,又给习惯中庸之道的中国人留下了不讲人情的感觉。
瑞典的公寓楼
每个单元的半地下室都有一个公共自助免费洗衣房(其实费用都包含在物业费里)。每家都有一个电子钥匙,每周可以预约两个小时的洗衣时间,到时间才能用钥匙
打开洗衣房的大门。洗衣房内有三个小洗衣机和一个大的洗衣机,大洗衣机足有工业洗衣机这么大,专门用来洗毛毯被子之类的物品,还有一个大烘干机和甩干机,
专门用来甩干和烘干衣服。洗衣房旁边还有一间大屋子,里面有一个大号的鼓风机和加热器,专门用来烘干被子、褥子和地毯等大件物品。我经常想,大家都认为发
达国家的人低碳环保,错!其实非常浪费。本来衣服洗完了以后晒一晒就可以了,却非要耗费大量的电力来烘干。不过好处是衣服洗完了就可以穿。所以很多瑞典人
的家里都有三个大篮子,一个放内衣,一个放外衣,一个放被褥。从烘干机里拿出的衣服,再拿到另外一个房间里去熨干。所以每个星期,许多瑞典人都会在洗衣房
里奋战两个小时。
一次,我因事
耽误晚去了一会儿洗衣房,到预约结束的时间还有一大堆衣服没有烘干。这时,一个瑞典白人中年妇女进来了,我告诉她我可能还要十几分钟就能结束烘干,能否再
用一会儿?您猜怎样?那个足有一米八高(比我矮不了几厘米)的北欧徐娘以认真的、一丝不苟的神态,义正言辞地对我说:“不行!现在是我的时间,你必须出
去。”弄得我好不尴尬。我只得抱着湿衣服回家了。不过转念想想,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这样认真地办任何事情,我们的国家发展的也许会更快一些。但是瑞典人的
这种办事风格又给中国人留下不讲人情的感觉,真不知孰是孰非。
高纬度
俗话说,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建议大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出去看看,很有益处,不会有虚度人生的感觉。我没有汽车,当我坐在公交车或单位班车上看到马路上滚
滚的私家车流一点一点往前挪的时候,我一直很好奇:这些人为什么要花一二十万买一辆汽车像蜗牛一样在高峰时段的马路上爬行,为什么油价涨一两毛钱就怨声载
道却还要开车,为什么不拿出一二十万去周游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多出去转转真是比整天开着车在一个城市溜跶强多了。比如我是个股民,有一个问题我一直
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股市是上午9:30开盘而不是8:00开盘?这个问题8年前我去了新疆以后才明白,是因为时差!新疆和北京时差三个小时,如果早八点开
始交易,新疆股民相当于早上五六点钟就要开工,真是太不公平了!
瑞典是北欧国家,与北京时差七小时,习惯了没什么,但对生活在中低纬度的中国人来说,高纬度却是一大困扰。夏天晚上九点多天还亮着,给人一种今夜无眠的感觉。到了冬天更好玩,下午三点半天就全黑了,而下班时间是五点,这使我很不习惯——在
济南,冬天最早也得五点多才黑天,一般黑天就意味着下班,而在斯德哥尔摩天完全黑了却还要在灯下工作近两个小时才能下班,踩着半年不化的雪回家,难怪北欧
是自杀率很高的地方。冬季漫长,中午太阳也才爬到地平线上不太高的地方,懒洋洋地挂在那里,黑夜漫长,人不得抑郁症才怪呢。有几次一看见窗外华灯齐放,我
就下意识地收摊回家,旁边瑞典同事还正襟危坐,自己不禁哑然失笑。
垃圾
瑞典的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好,平时家里有几个垃圾袋,分别放有机垃圾、玻璃、塑料等,然后拎到外面的大垃圾桶处分别扔进去。请注意:这都是完全自觉的,没人盯着你。我经常盯着垃圾箱想象着中国何时能垃圾分类。
回国好几年了,每当看到路上急驰而去的沃尔沃汽车,看到风光不再的爱立信手机,我还是会回忆起那个安静得让人抓狂的国度。
(作者:吴涛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