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09年12月号
医学进展
短视频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流感可导致慢性神经性疾病

近些年,流感疫情不断,危害人类的健康。更为不幸的是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经历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患者幸存后,在年纪渐长的时候患帕金森病的几率比没患1918年流感的人高。而禽流感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致病性比较强,死亡率也更高,目前的数据表明,61%H5N1都是致死性的。研究人员再度发现,目前在全球流行的禽流感H5N1病毒可能也具有与1918年西班牙流感类似的表现,这无疑又是一个不幸的消息。

H5N1病毒对人体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可引发多器官衰竭,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它能感染神经细胞、脑细胞。就动物试验而言,H5N1感染动物常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如脑炎,运动障碍等。

神经疾病群发有时候跟随着流感大流行暴发而出现,但是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分子的联系,Richard Smeyne及其同事则为这种联系找到了证据。他们发现了一种H5N1毒株进入小鼠大脑后,可导致小鼠出现帕金森病的几种基本特征,包括颤抖、运动障碍以及失去脑细胞。这种细胞损失本身不足以导致帕金森病,因为小鼠的免疫系统可以从大脑中清除这种病毒,但是小鼠的免疫系统被置于一个长期激活的状态。这种激活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α-突触核蛋白的磷酸化和聚积,而α-突触核蛋白是帕金森病主要的病因蛋白之一。

虽然该结果是以小鼠为对象进行的,但是提示医务工作者在医疗上需要采取措施,对禽流感康复病人大脑的神经变化进行长期观察。不过,由于这一试验只涉及到H5N1禽流感病毒一个单株A/Vietnam/1203/04,至于其他流感病毒是否会构成同样的威胁,包括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都仍在研究中。(编译:王玉成)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ic Sciences2009;106:14063-14068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