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普遍认为风湿性疾病和外界气候环境有关,寒冷、潮湿、易变的天气被认为对病情有害,温暖、干燥、稳定的天气被认为是对病情有利。我国将该类疾病统称为“风湿病”就蕴含这种假说,但该假说至今缺乏科学依据。
挪威奥斯陆市Diakonhjemmet医院的Smedslund博士等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了解天气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影响。研究者从奥斯陆类风湿关节炎中心筛选36例病情稳定的类风关患者,在2004年1月~5月间,对每位患者连续监测84天,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每日关节疼痛程度,并记录挪威气象学院提供的当天天气情况,包括13项气象学指标:温度、大气压力、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降雨量、风速、云量、太阳射电辐射流量、紫外线指数、太阳黒子数等。
研究中受试者平均年龄 50.4岁,平均病程14.9年,69%为女性患者。使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显示:6位(17%)患者关节疼痛与3个以上气象学变量显著相关, 16位(44%)患者关节疼痛与1个~2个气象学变量显著相关,14例(39%)患者未观察到关节疼痛与气象学变量相关。患者对不同气象学变量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但是3个日晒指标:紫外线指数、太阳射电辐射流量、太阳黒子数,与患者关节疼痛持续负相关。
如果患者关节疼痛和3个以上气象学指标显著相关,则表明该患者对天气敏感。本研究发现,1/6类风关患者对天气敏感,这些患者对天气的敏感程度会极大影响他们的关节疼痛,需引起临床医生关注。(编译:张莉)
参考文献:《Arthritis & Rheumatism》2009;61:1243-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