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09年06月号
卷首语
医学进展
短视频
有争议的话题
网络与医学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抗凝药物增加脑微出血

脑小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通过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腔隙性梗塞和白质病变是研究得比较多的两个征象。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疾病的常见表现,包括巨噬细胞中沉积的铁血黄素,可以在MRIT2加权像中呈现低强度小区域。

一般认为,微出血是由于脑血管淀粉样变或者小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脑血管淀粉样变以淀粉样蛋白沉积在血管壁为特征,造成血管平滑肌退变,使得血管易于破裂和出血。在脑淀粉样变的血管中,研究人员发现,使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抗凝药增加出血风险,且出血有临床症状,同时使用这些抗凝药物也会加剧额叶无症状的微出血。

为研究抗凝血药物和脑微出血之间,尤其是额叶微出血之间的关系,Meike Vernooij等人在荷兰做了一个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0626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9.6岁的老年人,他们均无痴呆,在20058月和200611月间接受磁共振检查。在被调查者中,有363人日常服用抗凝药物,其中245人服用阿司匹林或卡巴匹林钙等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类药物。

与未使用抗凝药物人群相比,服用阿司匹林或卡巴匹林钙这些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老年人在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测时,脑部出现微出血的状况更普遍,而且剂量越大,脑微出血的可见程度越高(调整年龄、病程等因素之后的OR=1.7195%CI1.212.41)。但没有发现抗凝剂作为一个整体(即所有类型的抗凝药物加在一起)和微出血之间有明显联系(OR=1.4995%CI0.822.71)。并且和服用卡巴匹林钙的患者相比,服用阿司匹林患者额叶微出血的情况更加普遍(与服用卡巴匹林钙的患者相比,调整之后的OR=1.1695%CI0.662.02;与未使用抗凝剂者相比,调整之后的OR=2.7095%CI1.455.04)。这种情况在使用相同剂量这两种药的患者中更为明显。但研究人员此次未发现服用其他类型的抗凝药物与脑微出血之间存在关联。

该研究表明,使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与脑微出血有关,阿司匹林与额叶微出血的情况联系紧密,对高风险病人,应调整剂量或定期检查。(编译:陈照奇)

参考文献:《Archives of Neurology

2009;66:E1-E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