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腺机能减退、睾酮水平降低对于男性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尽管有研究证实大剂量的睾酮或者其他外源性雄激素摄入会对健康有害,然而血清睾酮浓度过低可能预示着老年男性死亡率的增高。
2007年《Circulation》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来自欧洲的研究者共观察了11606位在40岁~79岁年龄段的男性,结果发现,在一般人群中,血清睾酮浓度低下预示着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同样,也有研究表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男性患者往往预后不良,且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高,时间提前。
临床发现,男性血透患者的血清睾酮浓度往往低于正常水平,为研究男性血透患者的血清睾酮浓度与继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
126位平均年龄63岁(29~86岁,四分位数:49~73岁)的男性血透患者入组,这些患者每周接受3次血透治疗、每疗程4~5周,平均随访时间为41个月。
所有患者的血清睾酮浓度中位数为9.95(7.2~12.0)nmol/L,相当于286(206~346)ng/dl;其中66例(52%)睾酮水平低下(< 10 nmol/L或288ng/dl);39例(32%)血清睾酮浓度低于正常(10~14nmol/L或288~403ng/dl);仅有21例(16%)血清睾酮浓度处于正常值范围。
随访过程中,共有65例(51%)患者死亡,其中38例(58%)死于心血管疾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清睾酮的初始浓度(平均8.0 nmol/L,6.1~11.0 nmol/L)低于非死于心血管疾病者(平均11.8 nmol/L,8.3~12.0 nmol/L),P < 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发现,男性血透患者的血清睾酮浓度低下增加了各种原因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原始危害比(Crude Hazard Ratio,HRs)分别为2.03(95% CI:1.24~3.31)和3.19(95% CI:1.49~6.83)。经过年龄、初始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ACEI/ARB治疗、血清白蛋白水平、炎症因子等多因素进行调整统计后,危害仍存在。
性腺机能减退,可能是男性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血透患者的一个附加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编译:贾玉华)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09;20:61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