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措施,前提是对该患者要有充分的了解。但实际上,只有部分患者经常和医生进行沟通。
2009年3月3日,《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一篇题为“医患沟通与初级医疗保健的质量”的研究报道。研究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开展,研究数据来源于4个社区健康中心和9个初级保健单位,参与本研究的有155590名患者(至少有一次看过医生)和181位内科医生及13个诊所。时间跨度为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研究重心是观察患者就诊方式与医疗保健质量(癌症筛查、糖尿病和胆固醇等监测)关系。
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方式被分为:看固定的医生,在同一家诊所就诊但医生不固定,医生及诊所均不固定。研究发现:92315(59.3%)名患者看固定的内科医生,这些患者大多为年长的女性,她们大多参加保险。53669 (34.5%)名患者在固定诊所就诊;9606 (6.2%)名患者医生及诊所均不固定,没有医疗保险者及少数民族居多。
癌症、糖尿病筛查率和冠心病患者胆固醇筛查率,固定的医生组显著高于固定诊所组。例如,乳腺癌筛查率为78.1% vs 65.9%(P< 0.001);糖基血红蛋白(HbA1c)筛查率为90.3% vs 74.9% (P < 0.001);低密度脂蛋白筛查率为83.2% vs 61.2%(P< 0.001)。
研究者认为,就诊方式可影响医生与患者的沟通,看固定医生的患者能获得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编译:钱宇)
参考文献:《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9;150:32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