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09年06月号
卷首语
医学进展
短视频
有争议的话题
网络与医学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污染配方奶粉与儿童泌尿系统结石

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配方奶粉污染事件相信大家仍记忆犹新。200931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中国北京的题为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和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研究报道。

研究的时间为2008917日至2008103日。北京大学的丁洁等对结石患儿(年龄约36月大或更小)进行临床医学调查,通过肾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尿液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等多种手段临床监测患儿的病情。这些儿童包括:曾服用三鹿奶粉且出现尿少、排尿困难等结石症状的,服用三鹿奶粉但没有结石的临床症状的,服用其他品牌奶粉最近孩子有不明原因哭闹的,服用奶粉没有异常临床表现但家长担心患结石的。他们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免费筛查结石的。

调查显示,其中有421个儿童有摄入三聚氰胺奶粉史。根据相关监管部门发布的检验报告,将奶粉分为:高浓度(三聚氰胺>500ppm),中等浓度(三聚氰胺<150ppm)以及不含有三聚氰胺,所检测的奶粉中没有三聚氰胺150ppm500ppm之间的奶粉。科研人员对患儿进行临床医学调查,并对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服用三聚氰胺奶粉史(品牌、含量、持续时间、单一还是与母乳联合服用等),出生的方式(早产、足月),服用后反应(发热、呕吐、腹泻等)。

结果发现,有50名儿童患有泌尿系结石,其中8名没有三聚氰胺奶粉摄入史,112名患者疑似泌尿系结石症状,427名没有结石。在有泌尿系结石的患儿中,5.9%有血尿症,2.9%有白细胞尿症状,无结石和疑似有结石的儿童和有结石的儿童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区别。22名有结石的患儿其血清肌酸酐、尿素氮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都维持在正常水平。41名结石患儿检查了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其中有4名(9.8%)肾小球功能异常,41名患儿都没有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

统计发现,摄入高浓度三聚氰胺奶粉的患儿罹患结石的几率比无三聚氰胺奶粉摄入史的儿童高7倍,早产儿比足月儿患结石的几率高4.5倍。调查结果还显示,早产儿和暴露在三聚氰胺下的婴儿比较容易患肾结石。有肾结石的患儿常表现出缺乏临床症状的现象。同时,摄入中等浓度三聚氰胺奶粉的患儿罹患结石的几率是无三聚氰胺奶粉摄入史的儿童高2倍,虽然无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检验科、医学统计室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15位作者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初步的指导。(编译:钱宇)

参考文献:《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9;360:1067-1074

备注:

疑似结石患儿是指患儿无水肿、排尿困难、少尿、排石等临床表现,但超声检查可见输尿管堵塞或尿液实验室检查异常。或患儿有水肿、排尿困难、少尿、排石等临床表现,但超声检查或尿液等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此类结石因呈颗粒状或不规则的块状,沉积于肾盂内,B超无法显影。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